案例1:
造謠“偷小孩”引發社會恐慌?這可不行啊
https://mp.weixin.qq.com/s/hf3SWWG5aVCYWMIC1_3E6Q
案例2到6:
依法查處陳某編造“一男子被連捅六刀當場死亡”網絡謠言案
2023年5月,陳某為博取關注,在網絡平臺編造發布“西湖邊一男子被連捅六刀,當場死亡”謠言信息,引發網民關注討論,擾亂社會公共秩序。
杭州公安機關依法對陳某處以行政處罰,對其造謠網絡賬號采取關停措施。
依法查處姜某編造“下沙中介被砍致兩人死亡”網絡謠言案
2023年6月,姜某為博取關注,在網絡平臺編造發布“杭州下沙黑中介又被砍死兩個”謠言信息,引發網民關注討論,擾亂社會公共秩序。
杭州公安機關依法對姜某處以行政處罰,對其造謠網絡賬號采取關停措施。
依法查處王某編造“杭州臨平萬寶城發生爆炸”網絡謠言案
2023年6月,王某為博取關注,在網絡平臺編造發布“臨平萬寶城爆炸,現場有人員傷亡”謠言信息,引發網民關注討論,擾亂社會公共秩序。
杭州公安機關依法對王某處以行政處罰,對其造謠網絡賬號采取關停措施。
依法查處李某某編造“某商貿小區有人質被劫持”網絡謠言案
2023年5月,李某某為博取關注,在網絡平臺編造發布“寧波市某商貿小區內三名歹徒劫持了二十多個人質”謠言信息,引發網民關注討論,擾亂社會公共秩序。
寧波公安機關依法對李某某處以行政處罰,對其造謠網絡賬號采取關停措施。
依法查處鄭某編造“漁政執法致漁民死亡”網絡謠言案
2023年6月,鄭某為博取關注,在網絡平臺編造發布“平陽漁政執法導致船沉,兩名漁民死亡”謠言信息,引發網民關注討論,擾亂社會公共秩序。
溫州公安機關依法對鄭某處以行政處罰,對其造謠網絡賬號采取關停措施。
對公眾的提示和建議:
網警人大代表談“打謠”:堅決對網絡暴力和謠言說不!
為有效凈化網絡環境,依法嚴厲打擊網絡謠言,公安部黨委決定將2024年作為打擊整治網絡謠言專項行動年,部署全國公安機關開展為期一年的專項行動。
全國人大代表、黑龍江省大慶市公安局網絡警察分局副局長賈曉亮同志,在今年參加全國“兩會”期間接受了中央電視臺的采訪,專門就人民群眾關心關注的網絡暴力和網絡謠言相關問題進行解答,同時進行了廣泛的普法宣傳。
賈曉亮代表在采訪中表示:
當前,一些人為了博取流量,故意在網上發布謠言和低俗信息,或者使用AI等人工智能技術編造、拼接虛假內容吸引網民關注。還有一些直播帶貨主播虛構人設,“賣慘”營銷,甚至雇傭“水軍”虛假刷單、點贊評論。“賣慘營銷”行為涉嫌虛假宣傳,屬于欺詐和誤導消費者,違反《廣告法》相關規定,情節嚴重還可能觸犯《刑法》中的詐騙罪,對于幫助刷流量的網絡水軍可能觸犯《刑法》中的非法經營罪或者非法利用信息網絡罪等。在網上制造和傳播謠言是需要承擔法律責任的。
賈曉亮代表說:
打擊整治網絡謠言,需要全社會的共同努力。要堅決對網絡暴力和網絡謠言說不!網民朋友們在生活中發現網絡謠言線索,可以及時向公安機關舉報,對構成違法犯罪的,公安機關將依法予以嚴厲打擊。他還提出了相關建議和倡議:
對媒體平臺建議:
建議網站平臺及網絡自媒體要規范內容生產、發布、傳播各環節管理,嚴格落實信息內容主體責任,主動清理違規信息、及時處置違規賬號。
對廣大網民的倡議:
希望廣大網民朋友們,增強辨別意識、不輕信網絡謠言,提高法律意識、不傳播謠言信息,保持理性思考、抵制網絡謠言,做到“不信謠、不傳謠、不造謠”,樹立正確的網絡安全觀,理性上網,文明發聲,傳遞正能量,共同守護風清氣正網絡空間。